微网都市网 > 科技 >

20年,逐梦北斗“星路”

2020-07-13 16:29 来源:经济参考报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:

  随着最后一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精准入轨,长三甲系列金牌火箭以100%的成功率,为北斗发射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从发射第1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起,金牌火箭背后这支发射队伍已陪北斗走过了20年。他们当中,既有陪伴北斗工程发射20年的“老将”,又有在关键时刻勇于担当的青年骨干,还有在收官之战才第一次站上发射岗位的“90后”新人。

  第一次、最后一次他都在

  辛红卫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三甲火箭发射队里的一名老队员,总共参与过20多次北斗卫星发射任务。他不仅参加了这次北斗收官发射,还参加过2000年长三甲遥五火箭发射北斗一号试验卫星,是队里为数不多的第一次、最后一次北斗发射都在现场的人。

  辛红卫担任的是外场检验岗,从零部件进入总装厂起,到发射前,辛红卫都要保证它们完好无损,包括在运输、装卸等过程,不受损坏。他说:“这个岗位其实不难,但是环节多、周期长,必须万分细心,几十年如一日。”

  随着高密度发射成为常态,辛红卫出差的情况也越来越多。一年中有大半的时间,辛红卫都是在发射场度过的,在发射场工作期间,他还迎来了人生的许多重要时刻,比如儿子出生。

  火箭发射时,辛红卫就在距离火箭150米的地方,是离火箭最近的人,但他却说自己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过发射,这是怎么回事呢?

  原来,在发射前15分钟以前,辛红卫都得在备件间待命,一旦火箭出现问题,需要抢险,他不仅要提供抢险装备,还得往上冲。

  到了发射前15分钟,他才从岗位上撤离,是最后一批撤离现场的人。等他撤离出来,已经来不及转移到场外,只能就近躲避到距离发射塔架150米的掩体下。

  “我们有时候躲在山上的掩体,有时候躲在地底下,能感受到火箭发射时的强烈震动,也能在屏幕上看到发射实况,但就是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过火箭起飞。”辛红卫说。

  “20年的时间,不仅人在成长,长三甲系列火箭也在不断成长。”辛红卫说:“2000年的时候,一发火箭要40多个人70来天,才能完成这项工作,现在20多人20多天就完成了。而且通过删繁就简、串行变并行,工作流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优化。各项要求不断细化,最早的时候我们检验主要通过用眼睛看,用笔记录,现在入厂的每一个插头、每一根电缆,都必须拍照存档,进一步督促我们认真把好质量关。”

  回忆第一次参加北斗任务,辛红卫笑称:“那时候我才34岁,一晃20年过去,我现在都成老师傅了。”尽管工作经验丰富,但想到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发射任务的成败,辛红卫从来不敢松懈。他虽然没有带徒弟,但如果看到年轻的同事在工作时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,还是会主动提醒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ahwds.cn/tech/2020/0713/8256.html

责任编辑:(abiba

资讯标签:

分享到